羅湖鹽田前海,深圳要建免稅「購物天堂」!
【3·20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報道:隨着中國內地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長,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窒礙出遊,使得中國免稅零售市場持續升溫,有學者更預計今年內地潛在的兩萬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境外消費中,有高達一萬多億元可望回流境內市場。
為捕捉此一機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圳羅湖、鹽田、前海多地提出打造免稅經濟、推動實行「市內免稅店」政策,全力打造免稅購物天堂。
深圳各區兩會早前陸續召開,羅湖和鹽田區都將「免稅消費中心」提上日程。其中,羅湖區將在毗鄰羅湖口岸的國貿大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免稅城,積極爭取市內免稅政策落地,打造國際名牌中國首發平台吸引消費回流,同時也將作為國貨精品展示平台,支持自主品牌走出去。鹽田區則正在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落地沙頭角口岸10萬平方米的免稅購物項目。
前海深港合作區擬建全球免稅中心。(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攝)
專家:利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此外,深圳前海也動作頻頻,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近日與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前海做大做強免稅產業。
為何深圳多地不約而同地聚焦免稅經濟?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解讀,深圳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具備發展免稅經濟的一些核心要素:「首先,深圳依託於港口經濟,物流相對發達,免稅品進口必須有發達的物流做支撐;其次,深圳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均收入也相對較高,消費能力較強,同時國際交往也比較多,跨境流動比較大。這些條件都為深圳免稅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空間。從全國範圍內來看,由於免稅經濟可以拉動消費,從而拉動當地經濟,所以很多地區都有進一步拓展免稅經濟的意願。」
深圳羅湖將在國貿大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免稅城。(大文新聞網記者 李望賢 攝)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由貿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看來,中國正在積極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加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帶動消費升級,是近年免稅經濟火熱的原因。此外,深圳發展免稅經濟,香港元素明顯,這也是支持香港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措施。而因為受疫情影響,境外消費受到抑制,發展免稅經濟不但能釋放挖掘境外消費潛能,更能引導境外消費回流。
「市內免稅店」千呼萬喚
與以前大家所熟知的免稅店僅分布在機場、港口、碼頭不同,「市內免稅店」不是針對離境人員的購物免稅,而是針對所有消費者群體,理論上,未來內地居民不必離境就可在特定條件下於內地一些城市購買到免稅商品。「市內免稅店」目前在海南自貿港已經有所嘗試。
數據顯示,自海南去年7月1日實施海南離島免稅新政以來,海南免稅市場迅速增長。海關統計,去年海南離島免稅全年總銷售額274.8億元,比2019年增長103.7%,免稅購物實際人次448.4萬,比上年增長19.2%。
據了解,深圳目前已有的免稅店多為口岸免稅店,可售賣煙類商品,商品即購即取,可購買的免稅額度單次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在貨品種類與免稅額度上都與在海南海口建設的免稅城有所不同。有業內人士透露,在不久的將來,深圳的免稅店將進一步擴大商品品類範圍,消費者有望在「市內免稅店」購買消費電子類產品。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報道
往期推薦
相關版面